|
||||||||||||||||||||||||||
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献身于中国偏远地区教育的德国青年卢安克 |
||||||||||||||||||||||||||
![]() ![]() |
内容简介: 《别喊我老外》讲述了:从前,我们尊称他们是“外宾”;现在,咱们戏称人家是“老外”。从前,“外宾”来了要戒严;现在,“老外”可能住你家的楼底下。不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我们经常和他们面对面。他们已经成了我们的同学或同事、老板或客户、邻居甚至亲戚。但对他们,我们仍有很强的神秘与好奇、隔膜与距离感。《别喊我老外》是国内第一本描写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生活的纪实图文书。
媒体评价: 1.卢安克,一个德国人,以一人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中国青年报》
网上关于卢安克的故事: |
|||||||||||||||||||||||||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的偏远山区中,人们习惯通过茶做交易:第一杯茶是献给“外人”的,第二杯茶是献给“朋友”的,第三杯茶是献给“自家人”的。为了自家人的利益,山里人可以做一切事情,包括献出生命。 |
||||||||||||||||||||||||||
![]() |
内容简介: 1993年美国年轻登山爱好者格利戈冒险攀登K2山峰失败后走进贫穷的巴基斯坦山村求援,即被好客山民的热情招待而感动,也被山区的贫穷落后而触动。他在离巴返美时须下诺言:一定要回来为山区建座学校。在此后的10年中,他不但实现了建立一所学校的诺言,而且还建立了55座主要为不能读书的阿拉伯女孩所设的学校。 更多信息,请上网查看: www.penguin.com 和 www.threecupsoftea.com |
|||||||||||||||||||||||||
|
内容简介: 《一个热爱中国的西方人》是著名作家西蒙·温切斯特关于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史》的作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的传记新作。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始终建立在无知和以商业交往为基础的臆想之上。特别是清代末年昏庸无道的皇帝们完全无视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创造(例如,火药和指南针等),以致西方普遍认为这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科学技术贫乏,非常落后。直至1943年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来到中国,并在以后的50年间用毕生精力组织和撰写了17卷本《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百科全书,才为世人揭开了这个神秘王国的面纱。 当年已在英国生物学界享有盛誉的李约瑟院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受任于丘吉尔首相专门来华帮助中国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们继续搞科研和培育人才。在此期间,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英政府交给的公使,而且还以其科学家敏锐细致的观察和他本人语言上的超人天赋着手撰写史无前例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百科全书。 李约瑟是西方知名的左翼人士。由于在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中公开出来为红色中国作证,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因而被贴上了同情共产主义的标签,使他在西方社会遭受到许多非难。《一个热爱中国的西方人》之书的出版也是近代西方人对他们原有的对中国的偏见看法的修正。西蒙·温切斯特在描述中国逐渐被西方社会所接受的同时,也对当今中国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试图部分解答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也称“中国难题”): 译者注:《一个热爱中国的西方人》一书 正由上海李约瑟文献中心组织翻译,中文版会很快问世。如果您希望PMME为您代购英文原版,可写信至:associationpmme@ 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