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教 育 促 使 世 界 更 美 好 协 会
pmme


  我们始终坚信: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学问。并尽量给学生们灌输这种思想。我们的前辈美籍著名科学家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南大院士都有为、英国院士马凯和加拿大院士安伯瑞等等均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有很多人科研做得很好,但口碑极差,上至“著名”科学家,下到实验室的普通学者,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以教育促使世界更美好协会”会员
张葵、姬广斌 2009年2月10日


本章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分内容

暴雨会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
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驱动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中有关科技方面的内容

暴雨会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

PMME协会成员 David Embury

  无论当我看到来自坎昆的电视报道,还是回想起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期间所谓的“科学家预言”,我都深深地感到当今的科研目标和方式与戴维(Humphry Davy*)时期的相比反差是如此之大。19世纪初,为解决英格兰东北部频发的煤矿灾难事故,已是著名科学家的戴维爵士亲自下矿井观察现场,和矿工们交谈,随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代矿工灯,为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戴维爵士从来没有为他所发明的矿工灯申请任何专利;他仅仅满足于英国皇家学会的拉姆福德(Rumford**)奖的获得。

  与此相反,在当今这个“速成知识”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各国官僚们无休止的辩论: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造成的?大量使用煤炭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应为其所排放的污染源付更多的责任费?我个人以为,仅仅讨论气候变化的根源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偏离主题的,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做出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我们的反应不应该只是靠税收制裁, 靠指责某某国家的责任和寻求更合适的能源供应等,而是要及早意识到极端的气候变化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我们人类社会必须共同分担的责任。因而,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在大灾难尚未到来之前如何提前做好准备,一旦大难临头应如何尽快拯救生命,尽量减少灾区的痛苦和损失。

  作为科学家,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课题,我们需要的是应用新的学科交叉,对未来的农业经营实行有效的管理,需要研究救灾设备和临时住房等所特需的新型材料,需要调配和部署防洪体系,并同时做好水资源的保护,还要发展生物圈的更加合理的使用。此外,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就开始做广泛的科普教育,使大众对气候变化将带来的大规模社会剧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

  我们不应被动等待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因为这是一个将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无论是作为社会的个体存在,还是作为民间的团体和组织,我们都需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同时也要让政客们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对科学毫无所知的夸夸其谈和鼠目寸光的临时救急办法。当今明智的政治家应有高瞻远瞩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应充分利用教育这一有效手段使广大的民众懂得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 汉弗里•戴维 (Humphry DAVY 1778-1829), 英国化学家,是至今世界上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人, 同時也是第一代矿工灯的发明人。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并被英王封爵。
戴维名言: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得出的。

**拉姆福德(Rumford)奖,是英国皇家学会自1800年开始颁发的每两年一度的科学大奖,目的在于奖励对热学和光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起初仅限于欧洲科学家、后来扩展至全世界。)


《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驱动力》

温家宝

  中国总理温家宝2008年秋接受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采访,并为其撰文(全文详见2008年10月31日《科学》期刊)。世界顶级的科学期刊采访政治人物是很罕见的。温家宝在文章中提到了教育、特别是贫穷落后地区教育的紧迫性。从本文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科研和教育的重视程度。

  现代化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个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历史。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文明、现代化的工业和国家的兴衰。中国目前正从事着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建设。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在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中国在国际上每年所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已跻身于几个顶尖国家之中。中国已经在诸如载人航天飞行、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第三代电信技术等领域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新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它们在中国的制造工业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15%。

  英国十六世纪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把科学视作改善人类命运的一种手段。今天,由中国科学家所研制的杂交水稻品种已经广泛地被采用,已经在超过3百万公顷(1公顷=100公亩或2471英亩,合15市亩-译者注)的田地上耕种;成为满足中国自己粮食需要和增加世界谷类生产的一把“金钥匙”。在医疗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使它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为了鼓励进一步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已经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这个计划强调发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优先考虑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我们要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新型材料,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在农业、工业、人口控制、医疗等领域,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基本上取决于我们今天怎样去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的科学研究人才。因此,我们科学技术政策的核心是广泛地吸收多种多样的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人才加入我们的科学研究队伍中来,并为他们提供能使他们发挥最大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我们将加强机构改革,调整科研结构,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来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提倡,在一个活跃的学术气氛下开展自由的学术争论。在科学研究中,要鼓励科研人员出于好奇心所进行的各种探索并允许失败。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作的努力需要同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世界也需要一个生气勃勃的、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科技成果的中国。正如碰撞会产生火花,交流和沟通会充实科学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中国科学家步入了国际学术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他们正同他们的外国同事们相互学习,在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共同做出贡献。

  为了鼓励在公众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我们需要在珍视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同时,用增强科学理性来树立科学的文化。由于科学的启发,丰富悠久的中国文化必将闪耀出更为明亮的光芒。

  我坚定地相信,科学是一种根本性的革命。当今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正在重击着世界经济,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需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必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必需依靠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来转变发展模式,来保障食物和能源的安全以及来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等问题。我们坚信中国一定能取得科学技术方面的丰收,会对人类文明和幸福生活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上海东华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王士杰 译
本文中译版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8-11-03首发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6931)


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中有关科技方面的内容

(2008年12月18日)

  在美国的各个实验室、教室和公司中,我们的科学家作为社会发展的引路人一直在勤奋地工作和创新,他们的新思想以及科研突破随时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创新仅凭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从月球登陆到人类基因组测序,直至因特网的发明,美国之所以被公认为新领域的开拓先锋,正是由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为科学家们铺平了前进之路。如肯尼迪总统曾激励人们不断地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完成貌似不可能的任务。作为国家领导人,我们不仅应给予科学家们足够的基金支持,还要放手让科学家们自己去主导其整个的研究过程并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的科研思想 。


About Us | Site Map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