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教 育 促 使 世 界 更 美 好 协 会
pmme


《寻觅康桥的诗魂——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交大二附中语文教师许静如对考证金柳等文章的反馈意见


《寻觅康桥的诗魂——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图书简介:

本书是由“以教育促使世界更美好”协会策划和组织编撰的“徐志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本文集包括三部分:对徐志摩的人品、诗品进行了综合分析,作出了历史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徐志摩作品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赏析,试图把读者带入一个美的艺术境界;介绍了徐志摩与一些杂志的渊源关系和编刊情况,以及《徐志摩文集》的不同版本与入选中学课本的详尽演变过程。

本论文集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徐志摩在中国史诗上的不朽价值,是对徐志摩研究的新开拓。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封面:


扉页:


目录:



序:








正文(部分):




封底:


上海交大二附中语文教师许静如对考证金柳等文章的反馈意见

放假一段时间,我拜读了孙老先生写的几篇文章。有很多收获。最主要是在学科交叉领域方面。看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的确有道理。

第一篇《再别康桥》赏析

我们以前讲《再别康桥》中金柳的意象主要是从夕阳中的金色入手来表现徐志摩眼中夕阳下康桥景色的美好,以及柳意象与“留”的谐音双关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的。但孙老先生从考证的角度,跨越了文科重感悟轻考证的不足,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对比。孙老先生不仅对金柳进行了解读,还进一步解读了垂柳文化,比如法国垂柳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柳树常有悲伤之意,常为墓地选用。这使我对西方文学中的垂柳意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比较中西垂柳文化异同有较大的帮助。

*********************************************************************************

第二篇看似是篇幅不长的小文,但文中透漏出严谨的治学精神。我们教了好多遍,也都没去思考过金柳的实际含义。但孙老先生从自然科学擅长的角度入手,详细的记录并比较了不同地点柳树的不同颜色、生长状态。看来我以后在教学中也应给学生传达一种运用多种调查手段认真考证、严谨论证的精神。这点要比学多少知识,考多高的分数更重要。

*********************************************************************************

第三篇关于徐志摩遇难地点的再次考证的文章,从学科角度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讲真是有点难度了。但内容深入浅出,讲得很通俗易懂。

这篇文章的意义除了学科领域方面的,我想还在于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为本地名人树碑立传,开发名人文化,如果地点等基本信息都不准确的话,就会让后人迷惑、怀疑甚至产生纷争,将一个严肃的问题戏谑化(例如曹操故里纷争)。所以本文查阅了相关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进行了实地调查,要知道这件事情已过去近百年,再去找相关人员真是很难的事情。所以这篇文章对我来讲最大的收获就在于认真、踏实的治学研究精神。这种精神在一些学者身上还是有的,但在当今中国社会层面则是少之又少,所以相当于又给我上了一课,看来老学者骨子里的严谨还是厉害!


About Us | Site Map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