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教 育 促 使 世 界 更 美 好 协 会
pmme


中南半岛游记 (2)


风吹蒲公英

目录(隐藏)


2.2 印象

  自然的生活方式: 进入老挝,道路两旁都是自然 生长的树木,并不很高大,但比较茂密。蓝天白云自不必说。不时可以看到搭在路边的各种茅草蓬屋。我是没有长期在大都市之外生活过的人,看到这些茅屋头脑中突然浮现出儿时看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场景—荒野地里的草棚。司机带饭的饭盒是竹编的,透气好、食物不易坏。人们用一种植物叶子包裹旅行时带的饭团。经常看到人们背着这些砍下的叶子回家。盖新房也取材于竹木。在从琅南塔到会晒的路上,竟然看到一个骑象人赶着载着木头的大象,拼命试图挤进两个高脚楼之间的狭窄道路中(据说,全老挝现在从事运输的大象也只剩两三百头了。)可惜,来不及抓拍。当地还有一种手扶拖拉机,除了发动机连带扶手为金属件外,其余部分全部为木头制作。
  老挝有很多湖南人开的销售日用百货的杂货铺,这些铺子出售这种带扶手的发动机。一些餐馆里用的是死沉死沉的木制椅。基本上没有工业。但在沙湾拿吉有轿车装配厂,还看到过一些木薯加工厂。普及到乡村的工业制品是摩托车和电视。老挝解决了电力问题,水电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女人比男人勤劳。男人中盛行的娱乐项目是滚地球。白天,经常看到男人们借此消遣。木制手工织布机的使用和手工绣花很普遍。
  入住老挝的第一天清晨到离开越南的最后一个清晨耳边总是伴有公鸡的鸣叫—这种公鸡体态骄傲,色泽亮丽(或许已混有高卢血统)简直象刚刚从“彩图世界童话100集”中走出。其叫声也与中国公鸡略为不同。国鸡的叫声—“格、格格、格……”老鸡的叫声则为— “格、格格、格…… 格尔格,格尔格(重音在尔)”,带着优雅的拐弯(直到快离开越南时,才出现了两种叫声的并存。据说动物也存在着方言,不同地域麻雀的叫声也是不同的。)。而且,此种鸡非常勤奋,从4 am 到4pm都可以听到它们的叫声。我曾就此咨询过我从暹粒街头雇来为我服务了三天的柬埔寨摩托司机Suban, 他不假思索的回答甚妙,大意如下:我们这里人少鸡也少,每只鸡负责的地域比较大,故、鸣叫时间就长。我想,或许,很多男人怕是睡到下午才起床的吧。鸡、猪等全部为散养,为了防止猪拱入菜地,在猪的脖子上套一个木夹。似乎没有养殖场,肉类价格高,但肉质紧密,口感好。南部地区蔬菜品种很多,口感很好,蔬菜味道很浓,估计是不施化肥的。
  甜腻:空气甜腻。这里生长着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热带花木。国花是一种白色花朵— 鸡蛋花。空气里时常弥漫着甜甜的花香。食物甜腻。有一种各城镇都出售的饮料,价格从三千(万荣路边的一个小餐馆)到两万(LP推荐的万象的著名咖啡馆)不等— Fruit Shake (印、巴、尼伯尔称 Fruit Lassi )。其 区别还是有一点,Fruit Shake 经常不加奶(这种饮料可以在家用打汁机和各种应季的廉价水果加冰或奶或酸奶制作)。热带水果通常都很甜,柠檬除外。很多菜肴制作时放糖。以至点菜后,我要叮嘱:“Don’t put any sugar, without sugar, I hate sugar, sugar free !” 。
  歌曲甜腻:还有一种老(挝)式的卡拉OK,多为情歌。很多城镇露天的娱乐场所并排放几个中国制作的巨大音箱(在四千岛,一个德国人,貌似搞技术的工程师反复端详这种音箱、询问买价后,告诉我这种音箱如果是德国制造的售价要高得多)播放这种甜腻无比的音乐。这种音乐不同于靡靡之音,后者可能令你昏昏欲睡,而前者可以令你抓狂。从万象到沙湾拿吉的长途大巴上我自作聪明的坐在第一排,以便舒服地伸展患有骨关节炎的双腿(当地可能是因为人少,乘车没有座位号,买票等也不排队,谁设法先搞到就是谁的。外加人的性格甜腻,倒也无人争吵。)。
  过了一会儿,几乎悬在头顶的液晶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老式卡拉OK。我想随遇而安,好好欣赏一下吧。一对儿青年男女出现,下方滚动着老挝字幕。女士象“捧哏”的陪衬,唱了几句就不唱了。男士的唱腔和女士的相同,节奏缓慢、拖腔很长,字正腔圆,感觉有些象戏剧,又好象有几分象歌剧,只是毫无起伏,抒情无比,甜腻无比。这种甜腻和一般歌曲中的甜美完全不同。初听,很新鲜、感觉不错,符合度假时的心情— 幸福嘛。我还试图跟着哼唱。岂料,一首接一首竟全部是这种歌曲。只是有的还有伴舞— 一群人拥挤在一起不断伸展上肢,腰部轻微抖动,下肢似原地踏步。一盘完了,换了一盘,还是完全一样的唱法。我开始生理感觉不舒服了,只好低着头面朝窗外。同座位的女孩,一点儿不会英语,长相还有些怪异。车厢里坐满了人,尽管吹着空调,还是闷闷的不透气。我开始慢慢地一点点地喝着带的不多的水,水喝完了。有人上车卖吃的了,看着这些食物感觉更腻了。同座的女孩出于好意,用当地话示意我应该买些东西吃了。我烦躁地用中文大声说“听不懂”,我知道这样极不礼貌,也很少这样做。但当时这样说了后,心里感觉才舒服了一点。女孩向周围的人诉说着我的怪异。甜腻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就要这样永远地响在耳边。我努力地排遣着自己,想起了在巴基斯坦夏天斋月旅行的经历:穆斯林在斋月期间是封口的即只在天亮前和天黑后各吃一顿饭,据说晚饭很丰盛(斋月就是节日期间)。白天不允许吃饭喝水(夏天不让喝水,实在太过分。斋月里肯定有人会因此生病。)。婴儿、病人、旅行者除外。白天,很多商铺开门,但店员都躺在地上休息。清真寺里的地上也躺满了人。饭馆关门,卖饮用水和包装食品的铺子也不多。穆斯林国家的大街上几乎没有女人,天黑后我是断不敢一个人上饭馆吃饭的。据说,吃点心不算吃饭,因此斋月期间城镇的街上有很多花花绿绿的甜品出售(他们好虚伪呀)。一天,在车上又饥又渴终于停车休息了。路旁大树下,有一个小铺。我一眼瞥见了一个玻璃瓶子里装满了红色的略显粘稠的液体(老挝路边也有一种玻璃瓶装的略显粘稠的红色液体出售,但这是给摩托和小木船的发动机喝的),心想这东西一定是果汁类的,又解渴又解饥。要了一瓶,英文说明字体很小,语焉不详。问问店员,半天听懂了一点,要兑水。好在不贵,先买了再说。打开瓶盖,就是一大口。刚刚咽下去,我就楞在那里,难受无比, 吐也吐不出来。天那,这东西原来是液体果酱,只是比国内的果酱糇十倍!喝水吧,刚买的一瓶水一下子就没了半瓶。这瓶果酱后来我再也没吃,放到一个饭馆的桌子上了。想到这里,我真想拿块板砖把头上的屏幕砸了。一个男人竟没完没了的唱这种歌。生活中的老挝男人也是这样的。在万荣我看到一个小伙子在刚架好的屋梁上一边唱着这种歌,一边做着手里的活计,不知道他的房子何时能够完工。建筑甜腻:老挝是佛教国家,到处都建有各种寺庙。颜色多为红、粉、金、黄、绿在热带阳光的照射下,也显得极为甜腻。 
  70年代,美国在老挝实施了一场秘密战争,老挝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了很多的男女国家英雄。这样一个甜腻的民族被逼到了怎样的绝境才会如此呀!
  老挝人有一点很好,不贪婪。对大自然的索取非常有节制,不过分的追求物质。每个家庭似乎只有2-3个,3-4个孩子。政府似乎并没有提倡计划生育。而穆斯林在这一点上很糟糕。我在印度往埃洛拉石窟群的出租车司机是穆斯林,只有25岁,面相似40多岁的。15岁结婚,一个老婆,竟然已经是11个孩子的父亲!如果地球人都象老挝人这样善待大自然,这样有节制的生活,那么何愁高山不长清,绿水不长蓝,空气不清新呢?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1.jpg

    1/40

    0201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2.jpg

    2/40

    0202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3.jpg

    3/40

    0203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4.jpg

    4/40

    0204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5.jpg

    5/40

    0205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6.jpg

    6/40

    0206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7.jpg

    7/40

    0207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8.jpg

    8/40

    0208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09.jpg

    9/40

    0209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0.jpg

    10/40

    0210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1.jpg

    11/40

    0211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2.jpg

    12/40

    0212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3.jpg

    13/40

    0213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4.jpg

    14/40

    0214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5.jpg

    15/40

    0215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6.jpg

    16/40

    0216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7.jpg

    17/40

    0217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8.jpg

    18/40

    0218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19.jpg

    19/40

    0219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0.jpg

    20/40

    0220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1.jpg

    21/40

    0221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2.jpg

    22/40

    0222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3.jpg

    23/40

    0223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4.jpg

    24/40

    0224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5.jpg

    25/40

    0225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6.jpg

    26/40

    0226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7.jpg

    27/40

    0227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8.jpg

    28/40

    0228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29.jpg

    29/40

    0229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0.jpg

    30/40

    0230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1.jpg

    31/40

    0231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2.jpg

    32/40

    0232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3.jpg

    33/40

    0233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4.jpg

    34/40

    0234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5.jpg

    35/40

    0235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6.jpg

    36/40

    0236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7.jpg

    37/40

    0237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8.jpg

    38/40

    0238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39.jpg

    39/40

    0239
  • images\article\zhongnan\photo\0240.jpg

    40/40

    0240


About Us | Site Map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